最漫长的一天,体验养老护理员的一天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养老那些事儿:养老护理员是最难做的工作之一,也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江浙老年报记者亲自体验养老护理员,并完整记录了体验的经历,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理解养老护理员的艰辛与快乐!


这是记者做养老护理员的一日体验

却是王有琴他们日复一日的每一天

2016年12月23日,我们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作为实习养老护理员,跟着52岁的师傅王有琴,陪护这7位性格迥异的老人,度过了漫长的一天。

A奶奶,92岁

能自己上下床,并吃流质的食物。下床就会带上黑色头箍,无论做什么,都慢悠悠,很是优雅。

B大姐,66岁

因为失智,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时常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没人听得懂。跟她类似的还有82岁的E奶奶,因为总是抓伤自己,睡觉时需戴着特制手套。

C奶奶,90岁

不会说话,但很热心。因为中风,生活无法自理。喜欢盘腿、光脚,坐在床上,一个人也玩得很开心。

D奶奶,95岁

年龄最大,但身体最好。能下床走动,自己吃饭。时常关照跟她关系不错的C奶奶。

F奶奶,82岁

爱吃零食,爱撒娇,偶尔会发脾气。可以下床,但需依靠他人帮助。能自己吃饭,但正餐吃得很少。

G奶奶,81岁

卧床,吃流质的食物。一整天就静静地躺在床上,吃饭、睡觉、排泄。

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这样无助

—— 早晨5:15,我到了9楼特护区。

电梯门一打开,一阵气味,扑面而来,真的有种窒息的感觉。

为了上午干活有力气,我和同事还是忍住反胃,在房间外,吃下了之前准备的两个面包。

师傅、专业护理员王有琴说,有味道是因为前一天半夜换下来的尿不湿,还在垃圾桶里,没有处理掉。

—— 5:30,正式上岗。

第一项工作是为老人擦脸、擦手。

我负责帮B大姐擦洗。一拉开床边的帘子,她马上瞪大眼睛盯着我,嘴里大声叫嚷。我一下子懵了,看着师傅。师傅说,没关系,她没有恶意,平时就这样。

擦脸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会儿工夫就擦好了。接下来是擦手,我掀开被子,毫无防备的,一股气味直冲鼻子,呛得我眼睛发酸。师傅说,尿不湿一天要换好几次,但是换得再勤,也还是免不了有味道。

除了忍受气味,擦洗下身还是个力气活。有的老人不仅不配合,还会抵抗。像B大姐看起来瘦弱,但要将她翻到侧身,我一个人根本做不到。

师傅看起来跟我个头差不多,力气却比我大得多。她把B大姐的双手放在腹部,一手托住肩膀,一手托住膝盖窝,“一、二、三”,一下子就翻过去了。我在一边,托住B大姐的背部,师傅则开始擦洗和更换尿不湿。平时,这些都是师傅一个人完成的。

后来师傅告诉我,干这活其实不光需要力气,更需要技巧,每个护理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像翻身,就有专门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比如翻身前要关上门窗,调节好室温。包括手的动作,其实每一步都有讲究,比如抬起老人上半身时,必须一手托住肩颈部,不然容易翻倒,造成伤害。

一连7人,我光是帮师傅托住老人的背部,已经感到双手酸疼不已。而师傅额头沁出汗珠,热得脱下了外套。

—— 6:40,早饭时间。

老人们口味各不相同,师傅一份份细心搭配。F奶奶喜欢甜食,要在白粥里加上芝麻酥糖搅拌均匀,C奶奶、E奶奶喜欢咸鸭蛋。

饭前饭后,师傅还要帮助大家服药。据说中心有老人一天要吃十几种药,药的用量、用法等,每个护理员都要牢记于心。

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升起,阳光洒进房间。为了让老人活动身体,师傅每天都会抱他们下床,用轮椅推到窗边,让大家晒晒太阳。

由于经常忙活这些力气活,师傅其实也是一身伤。前阵子,师傅总觉得自己肋骨疼。对她来说,身上哪里有点疼,很正常,她也就没在意。直到后来疼到睡觉都没法翻身了,她才去医院。结果一查,医生说是肋骨骨裂。但因为人手有限,而且老人的习惯各异,她硬是又扛了3天,跟代班护理员交接好,才休息。都说伤筋动骨100天,师傅回家休息了15天,就又来上班了。

—— 12:30,开始午休。

我在护理员休息室倒头就睡,这真是我睡过的最香的午觉了。

师傅说,多亏我们帮忙,让她省了不少力。我没好意思说,即便只不过做了一些简单的护理,已经腰酸腿疼,恨不得瘫在椅子上不起来。其间,我有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哭出来,不光是长时间的站立让我直不起腰来,更因为害怕,害怕将来有一天,我也会变得这样无力、无助。

我实在心里难受,就问师傅,她是怎么调节的。师傅说,正是因为她明白,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她才更要努力地做好这份工作。将心比心,将来等我们失去自理能力时,肯定也希望能遇到一个细心、有爱心的护理员,照料自己。

对于我的担忧和困惑,福利中心分管护理的副主任赵胡明说:“虽然从生理的角度,人是走向退化的,但我们的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就像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放在过去,大家可能很难想象,老人可以到专业的机构,接收专业人员的护理,而现在,我们甚至还有养老护理机器人。”

—— 18:30,吃过晚饭后。

师傅将老人们抱上床,洗漱过、换好尿不湿。我以为师傅可以歇一歇,其实还远没有结束。房间卫生要打扫,还要分发大家第二天要吃的药。

—— 20:30,终于,规定的下班时间到了

值夜班的护理员来了,我松了一口气,要结束了。

而师傅并不跟我们一起下班,因为房间里有需要夜间陪护的老人,她晚上都会睡在老人旁边,陪伴她的是一张窄窄的折叠床。晚上10时,是第二次检查。此后每隔2个小时,师傅都要起来检查一次。

我们的一日护理员体验结束了,师傅却迎来了日复一日的新的一天。

—— 明天清晨5:10,起床闹钟将准时响起。

有苦有累,也有理解和心疼

精疲力尽,却深深记得那句“夏夏(谢谢)”

前一天,特地准备了干净、颜色鲜亮的毛衣。

当天一早,如约到达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9号护理楼。师傅刚起床不久,正在洗漱。她的外套,是一件主色调大红色的运动服。

听中心护理科科长卢柏芳说,师傅王有琴是杭州市首批“最美养老护理员”之一,不由得心生敬佩。另一方面,也格外有压力,怕自己做得不好,砸了师傅的牌子。

—— 5:30,正式上班。

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E奶奶洗脸和擦洗下身。害怕弄疼她,我擦得特别小心翼翼。她很安静,只是在我为她解开手套的时候,抗拒了一下。

擦洗下身,我不会,也不敢,只能求助师傅。师傅拉上屏风,然后麻利地为E奶奶换掉尿不湿,用热水擦洗干净后,换上新的尿不湿。师傅说,即便是失智老人,也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像擦洗时会暴露比较多的身体部位,就要注意遮挡。这也是每位护理员接受培训时,都要学习的内容。

我站在一边,心里特别难受,第一项任务我就做不好。师傅大概也由此觉得我们就是来看看的,不再给我们安排别的工作。

师傅忙进忙出,我只好站在边上观察。看她要拖地,我想这我会做,赶紧抢下来,用上十二分力气,就想告诉师傅,我能干活。

E奶奶躺着的时候特别安静,但是下了床,手套一摘,就躁动起来。师傅提醒我,她可能会吐痰吐到人身上,要当心。

因为没有别的活可干,师傅干的大部分活我也干不了,我就想,干脆陪着E奶奶,她要吐痰了,或是有鼻涕,我马上用纸巾擦掉,也许能帮师傅减轻一些负担。

也因为这样,到了午饭时间,我向师傅争取到了重新“上岗”的机会——给E奶奶喂饭。

—— 10:35

师傅按照每个人的口味配好饭菜,除了A奶奶、D奶奶和F奶奶,其余的都需要喂。

E奶奶胃口小,喂饭用的是最小号的儿童勺。大概是我太不熟练,也不懂哄她,总是吃一口,吐出来一半,进展缓慢。师傅见我喂得吃力,说,还是她来。师傅说,因为E奶奶吞咽功能已经不太好了,所以需要这样小口喂食,防止噎食。吞咽功能更差的,就需要将食物用料理机打成流质再喂。

在帮助老人吃饭时,一方面是遵循标准的操作流程,但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有良好的沟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哄”。

E奶奶语言功能已经比较弱了,她说的话里,我能听懂的只有一句“我没钱”。所以师傅哄她吃饭,用的办法就是,吃完饭带她去领钱。

一个上午,师傅安排的两项任务,都以失败收场,这让我感到挫败。

到了下午,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只好继续坐在E奶奶身边,重复着上午的动作。

自己感觉跟E奶奶相处了一上午,有些熟悉了。我也学着师傅的样子,哄她。我跟她说,如果有痰,先不要吐出来,等我一会儿,我给你擦。

不知她是听懂了,还是我动作越来越麻利,之后,我总能赶在她吐到地上或擦在自己身上前,用纸巾接住。

怎么也没想到,转机会出现得如此突然。

再一次为E奶奶擦嘴时,她说了一个词,“夏夏”。我没明白,她看着我,又重复了两遍,“夏夏”、“夏夏”。我一下子明白了,她说的是杭州话,她在对我说“谢谢”。

就这一个词,整个上午的阴霾,瞬间被驱散了。这一瞬间,我也明白了师傅说的,那种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给她带来的快乐。

师傅说,辛苦归辛苦,但是你的真情付出,他们都明白,会心疼你,你就觉得苦一点累一点也没什么。

比如F奶奶,特别会撒娇,隔几分钟就要叫阿姨,“阿姨我要睡觉”、“阿姨我要喝水”。师傅有时候在照顾其他人,一下子顾不上,她就会反复呼唤。但是,她的儿子来看她,问:“我带你去上海,不回来了,好不好?”她说:“我要回来的,王阿姨很好的。”她还对我说:“你帮帮王阿姨,她很辛苦的。”

又比如,家属的理解。师傅说,她喜欢种些绿色植物,家属知道后,常常会从家里带一些小盆栽送给她。房间里摆着的仙人掌、虎皮兰,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多肉植物,都是家属送的。

有家属对师傅说:“妈妈在你这里,我很放心。”师父听了,特别开心。

—— 20:30

我终于结束了这漫长一天的陪护,精疲力尽,却深深记得那句“夏夏”。

后记

更渴望职业认定


悲伤和喜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但生活中的悲伤和喜悦,从来不是那么纯粹而独立地出现的。他们往往交织着,向你靠近。

在这交织中,喜悦很容易被随后而来的悲伤打破,悲伤却不是那么轻易能被喜悦包围、影响的。

然而,这也是人类之于动物更高等的地方。人类更擅于控制情感,我们可以将悲伤化作动力,将喜悦变为鞭策。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不断成长、进化,从而成为更强大的人。

王有琴们,就是这样拥有强大内心的人。

王有琴说,她觉得自己是心肠很硬的人。看着房间里有人离开,有人进来,她渐渐地没有太多时间去伤感。

但我们也不得不担心,这强大背后,也许隐藏着一触即发的柔软和脆弱。

有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对王有琴说,“我身体不好了,你不要请假,我女儿只有一个人,你要帮帮她。”王有琴因此偷偷哭泣。

她只是内心强大,却始终不是铁石心肠。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正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养老护理员的心理问题。他们聘请心理咨询师,不光为老人服务,也对护理员进行辅导;邀请高校老师,进行情绪疏导的相关讲座;,针对护理员组织相关活动。

从政策层面,各级政府也给了从事养老护理员职业的群体更多支持与鼓励。比如在杭州,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可以优先申请公租房;2014年,杭州就将给予养老护理员持证奖励和入职奖补写入政府文件;杭州每年都会开展免费的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并且评选“最美养老护理员”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一直微笑着、语调轻柔的王有琴,在说到职业认同时,第一次皱了眉头,提高了嗓音。她说,养老护理员不是那么卑微、粗鄙的,他们付出自己全部的心力,却始终得不到像医生、护士这样的职业认同,“家属或许理解我们,却并不会从内心尊重我们,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只是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保姆阿姨。”

实际上,从目前的职业认定来看,养老护理员与其他职业一样,都有严格的晋升机制。王有琴目前是中级养老护理员,往上还有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认定的门槛不低,比如去年,,全国只有60个名额,当中还有可能存在通不过考试的情况。像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这样老牌的公办机构,目前也仅有高级养老护理员16名,技师1名。

当天体验结束时,一方面担心影响王有琴休息,另一方面自己也实在累得不行,没有多作停留。几天后,记者给王有琴发了一条短信:这一天太漫长,也太难忘。谢谢你那天对我们的照顾和包容,给你添麻烦了。

王有琴回复:谢谢你,这么有心,记得我们。

浙江老年报 记者 余晓 俞琪


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报告/研究成果:

推荐:全套12册,超过400万字
(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上文字)

欢迎直接进“中健联盟微店”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健联盟微店

↓↓↓直接下单购买研究成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