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护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是生命的规律之一。心理活动的衰退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不服老,不承认老 ,这是不对的。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世界上也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到做到很难。


一、养老机构老年人角色转化

1、主题角色变为依赖角色。(有的退休,有的即使还在工作,但是从社会整体看,也属于发挥余热的从属地位,他们经济收入较以前减少,随着物价上涨,实际收入越来越低,经济上还要依赖子女或者他人;还有就是体力精力减弱,逐渐进入需要帮助阶段。)

2、有的甚至由有配偶角色变为单身角色。

3、居家生活角色变为集体生活角色。

4、工作角色变为闲暇角色。(他们已经从原有工作岗位退下来,由过去的紧张工作变成大量闲暇时间。)


二、老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加快,如何实现老人的“八有生活”(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修、老有所交、老有所思、老有所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已经成为时下流行话题。而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作为解决老人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一个重要社会机构,数量在不断增加,养老院的各种设施和服务项目也逐渐走向完善,而相比之下,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则成为目前养老院服务的软肋。虽然一些养老院和社区已经开始关注对老人的心理疏导,很多机构和驿站也都有心理慰藉服务,配备心理咨询师,但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却日益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同时,老年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常会面临各种疾病、丧偶、死亡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而且据心理专家介绍,老年人一般只关注身体健康,而对心态健康并不在意。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造成(据调查数据显示):

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然也数据显示是85%。

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

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

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特别是养老机构里老人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更多,毕竟离开家庭,离开子女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从本心就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三、老年人心理特征

(一)感知觉的老化  (视、听、味、触等的感觉灵敏度)

(二)脑功能下降,记忆的减退

(三)思维的老化

(四)智力的老化

(五)情绪的老化(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六)意志行为的老化

(七)人格的老化(小气、爱唠叨、疑心重、固执等)


四、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


1、渴望亲情的需要

特别是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他们不能参加机构的活动,更加需要子女来看望,更渴望亲情的关怀。有部分丧偶老人,因为子女不能长看望自己,有求偶的需求。

2、维护自尊心的需要

老年人自尊心往往更强,千万伤不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年人认为,人老了,家庭和社会就不再需要他(她)了,常有被社会排挤在外的感觉,严重者可发生等事件。其实,这与老年人自尊心受挫有很大关系。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转向家庭,子女应该帮助老人重新构建自尊,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3、满足好胜心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许多老人“不服老”,他们自持身体还很“壮实”,经常把下棋、玩扑克等娱乐活动当作比胜负争高低的活动。好胜心强的老人常常不满足赢一两个回合,输的老人当然是不服输,于是双方都甘愿再“酣战”几个回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老人具有好胜心理的缘故。

有些老人好胜心强,总认为自己在世上应该处处高人一头。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家庭条件优越,子女、晚辈有身份、工作有地位为参照值,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凡事都应“与众不同”,当他们自我设计的理想“蓝图”兑现不了时,就自暴自弃。

4、排除苦闷与自卑的需要

一是各种生理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并出现一些老化现象,如神经组织,尤其是脑细胞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尤其表现在近记忆方面。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皮肤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统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二是社会地位的变化。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使一些老年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孤独感、自卑、抑郁、烦躁、消极等。这些心理因素均会促使身体老化。 

三是家庭人际关系。离退休后,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由工作岗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老年人影响很大,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代沟产生的矛盾等,对老年人的心理也都会产生影响。

四是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的修养、道德伦理观念、理想与信仰等,都会影响心理状态。文化水平高、信念坚定、事业心强,可促进良好的心理,推迟老化,并保持身体健康。

五是营养状况。为维持人体组织与细胞的正常生理生活动,需营养充足,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神经组织及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甚。当营养不足时,常可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发生抑郁及其他精神及神经症状。 六是体力或脑力过劳。体力及脑力过劳均会使记忆减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心理。

七是疾病。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使脑组织供血不足,使脑功能减退,促使记忆力减退加重,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还有些疾病,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以上是老年人自卑心理原因。那么,老人自卑心理如何缓解呢?自卑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自信。老年人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成就感,自卑自然就没有了。


五、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心理护理的方法

1、让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

2、让老人能活到老学到老。要防止心理衰老、空虚和无聊,首先须让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上进心。

3、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充分表现自己。

4、让老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许多影视作品中“老玩童”的形象,相信大家是不陌生的。

(二)护理技巧:

1、护理员通过日常言语、行动感染老人,与老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2、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

3、生活、心理双管齐下,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环境。

4、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不同性格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选用不同的慰藉方法。

总之,就心理护理而言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还处在依靠经验护理的初级阶段,与专业的心理护理师相比(在心理护理技巧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我们坚信我们养老人有情怀、有爱心,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精神!虽然,心理护理工作不能仅凭一腔工作热情,还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及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理论素养;经常为老人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实践经验,努力争做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养老护理人员,为为老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机构管理人员也要更加重视心理护理人才培养和管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我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