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婚姻而活的女人,后来都怎样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位个案的先生出轨了,她无比痛苦,想找闺蜜排解内心的烦闷。


闺蜜A说:现在男人有点问题太常见了,多想想你的孩子,忍忍就过去了。


闺蜜B说:如果你实在受不了,那就离了呗,为这样的男人纠结不值得。


她说:我知道她们说的都对,但我就是做不到不纠结。


面对婚姻里的困扰,总是有这样的两种人:一种是希望自己赶快放下,又因为放不下责怪自己不够强大;另一种能在有人劝自己要么忍要么离的时候保持清醒,知道问题远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简单。


但不论是哪一种,遇上婚姻问题,就注定了这是一个人内心最孤独的战争,一开始你还愿意跟别人讲,可越讲就越觉得不想讲、不值得再讲以及无人可讲。


为什么婚姻问题会让人如此痛苦?


在这场最孤独的心理战争中,最常见的状态就是:


一开始总想努力挽救婚姻,努力失败时想马上离婚;等无法做出离婚的决定时,又只得想办法改善婚姻。这样的冲突周而复始,无限次循环。


所以,最痛苦的婚姻不是关系中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你进入了一个跟自己绕圈子的过程:用努力的挫败去一个个摧毁自己建立起来的希望,摧毁后又只得重建更多的希望来安慰自己。


在这一阶段,很多人都希望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事实上不管做什么都是错。大多数人只得一边想离婚又担心离婚带来的不确定,另一边只得拼命用无效的方式去在关系里努力。

当无数次的受挫之后,你可能也会很不屑这样的自己,但你仍然需要理解这是一个自我修复正常的过程。


你需要首先尊重自己是一个正常人,有很多想法可能是自己不希望出现的,承认有时候在关系里自己是无助的、失控的以及没有价值的,才能开始成长。


如果过去没有任何一段关系让你学会为自己而活,那么婚姻的痛苦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你重新经历成长的第一步:一边寻找自己,一边怀疑自己。


婚姻问题,凸显的是自我发展的问题


在美国1981年有一个研究,50%的人寻求心理治疗的人都是因为婚姻问题。并非是其它问题不重要,而是很多以前觉得不重要的问题,到了婚姻里才被凸显出来。


当一个人自我发展遇到问题时,问题自然就会在关系里体现出来。而婚姻关系恰是除了跟父母关系之外,渗透性最强、最难割舍的一种特殊关系。可以这么说,如果婚姻让一个人无比痛苦,这种无助感可能早就在其他关系里出现过。


在我的案例里,总是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婚姻痛苦的人,在跟父母的关系里也常常很痛苦。她们既无法把父母变成期待的样子,也无法疏远跟父母的关系,还得不得不忍受跟父母相处时的各种边界不清的纠缠。


而到了婚姻里,面对的是同样的冲突,既难以被理解,也无法离开这样的关系。


所以,如果在你成长的经历中,如果没有一段关系允许你的自我在各种不确定和自我怀疑中登场,并支持它发展到稳定,那么几乎在每一段关系中都很难有勇气去活出自己,要么默默承受委屈,要么愤怒反击。

在心理学上,把这样的自我发展的过程叫做分离个体化,是指一个人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心理的过程。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就会产生很多关于自己的认识,如果你的父母恰好也准备好了在你的成长中完成一场得体的退出,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来开始建立起独立的自我。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没有好好完成这样的分离过程,在自我开始萌芽时,不得不把内心的成长渴望压抑下去,在关系里委屈求全,有时候又不选择用激烈的叛逆去保存自我。这就成了关系里两种原始的模式:讨好和攻击。


到了婚姻里,这样的模式依然随处可见。分离个体化未完成的人,既无法在关系里做自己,又不得不用尖锐的攻击去推开关系,也很难得体地结束一段关系。


既想离开又离不开就成为一种痛苦的关系重复,这是我们试图在关系里活出自我时失败的一种体验,也是我们重新成长、完成分离个体化的重要机会。


婚姻关系看似选择自由,但从心理层面上来讲一点也不自由。而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没有机会学习为自己而活,那么在进入婚姻时就会自然为了婚姻而活。


所以,真正衡量一个人心里成熟的不是能否离开一段痛苦的关系,而是你有没有更多在关系里活出自我的体验。只有学会了在一段关系里做真实的自我,才不会总是把不同的关系变成伤害自己的样子。



当你想离开婚姻时,其实是想离开被扭曲的自己


对于没有得到充分成长的人来说,婚姻会让人痛苦,也是让你有了再一次成长的机会。对婚姻的纠结,看起来是一种羞耻,却是一种内在真实力量的展现。


如果过去的自己,是因为没有选择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的决定,那么当你对婚姻纠结时,就不要再赶快找到一个办法就让自己改变,你已经足够痛苦了,就不再需要用更多外界的要求去扭曲自己了。


当你正在为情感而纠结时,如果理解了自己内心冲突背后的自我成长渴求,就不会真的在选择这件事上去纠结,而是借助痛苦的力量去一点点确认、一点点找回来的真实的自己。

每一个在关系里活得压抑的人最应该明白的是,当你内心有渴望却做不了决定时,新的挑战就已经来临,只有你可以逐渐从过去的被扭曲的自己里破茧而出,你才有有机会真实地理解婚姻,而不是把所有自己成长的不满都投射到婚姻里。


对于这个过程,我最喜欢的一种描述是:成长就是你带着父辈于你心灵中刻下的烙印去生活,当那些那些陈旧的生存法则不再管用时,你开始思考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终于有一天,你像在火山灰里刨出尚存的生命一样发现了那个被养育淹没掉的真实自己。


所以,当你看见一个为婚姻而活的女人,如果你看到她在关系的矛盾冲突中无比痛苦时,你相当于也看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去尝试忠于自己最原始的样子。本质上,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与自己激烈碰撞的过程,才能学会在关系里做自己。


好的成长,不是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是否让你可以在经历中思考自己,看见关系的局限,清晰自己的想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个内外更一致的人。而婚姻总是能给你这样充分去深入自己的机会。


所以,不管你经历过怎样的过去,愿你有勇气进入婚姻,更愿你能在婚姻的不易中保持自我觉察,磨砺出一个心理更成熟的自己!


我有个忘年交,是老公的姨妈,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对生活的热情,以及自身的活力感染着我。

 

虽然年过七十,但生活比年轻人还要丰富,种地养花,读书看报,走遍千山万水,还坚持写毛笔字。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一直话题不断,笑声也不断。在此过程中,我对她的理解就是豁达热情,无忧无虑。

 

但是,当我将这个理解传递给她的时候,她突然表情凝重:我其实很孤独的。

 

我疑惑;您每天过得这么充实,为什么还会孤独?

 

她的回答让我看到了藏在快乐面纱背后的真相;之所以广交朋友,读书看报,不让自己停下来,正是因为不想赤裸裸的被孤独吞噬。

 

而这份孤独,已经在她心里埋藏了几十年。



一直被冷落,却误以为这是婚姻的常态

 

姨妈和姨父是当知青时认识的,那时她腼腆内向,读了初中就去下乡种田了。

 

而当时的姨父高大魁梧,风流倜傥,考上了大学,只因成分问题被拦在了校门之外。

 

两人认识后,姨父觉得姨妈温和贤惠是做妻子的最佳人选,而姨妈被姨夫的气质吸引,两人相识一年就结了婚。

 

但是,他们真正举案齐眉,默契相投的日子却寥寥无几。

 

姨父博学,诗词歌赋随口而出,天文地理也略知一二,而姨妈每天工厂家庭两点一线,对世事知之甚少。

 

所以婚后姨夫就宁愿和朋友待在一起,也不愿在家里多停留。而将家庭和丈夫看成全部的姨妈对这种状态背后的原因却浑然不觉,丈夫出门,她就送他出门,回来时无论一身酒气还是一张冷脸,她都笑脸相迎,无怨无悔。

 

另外,姨夫有慢性病,降温变天就会发病,但凡生病,姨妈就抱着他的双脚给他取暖,守着他一夜都不合眼。

 

但是,姨夫对此都理所当然。这样失衡的状态,坚持了四十年。


直到退休后,姨妈开始结交朋友,其中一个朋友对她直言不讳:好的婚姻不是这样的,你这是独居式婚姻,是你用忍耐和迁就纵容的结果!


这句话让姨妈醍醐灌顶,也让她开始了对婚姻的反思。



 


“不会说不,将自己推向被动的悬崖”

 

有人说,婚姻里最可悲的,不是不被爱,而是错把冷落和忽视都当成了爱。

 

姨妈的例子虽然有年代的原因,但是,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所谓婚姻的满意度,并不来自某种客观事实,而是当事人对于婚姻的理解和感受。

 

而往往那个极具忍耐和奉献的一方,会对婚姻给出一个超乎现实的高分,原因是她们闭门造车,以为自己不过是万千婚姻的缩影。

 

老同事青子告诉我,她有个困扰,就是想请个钟点工做饭,因为她既要上班,又要买菜做饭,还要管孩子学习,实在是筋疲力尽了。

 

我说;这是很合理的需求啊。

 

青子犯难的地方就在于此:但是老公会生气的,因为他吃不惯别人的菜。

 

我说:你需要时间休息,而他却只想吃你做的饭菜。你会妥协,因为不想看到他失望。


她说,我不是妥协,而是尊重他吧。

 

我纠正她:你这是委曲求全,息事宁人,不是尊重。尊重,是隐藏在平等关系里,带着力量的一种自发情绪。

 

青子思考了一下;那我怎么办,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但凡他想要的,我都不太会拒绝,但凡我想要的,只要他反对,我就自动放弃了。

 

我像个刽子手,帮青子打开了她的婚姻,再将里面的内容一一分解,得出结论,打着“尊重”旗帜的青子,其实一直是他们家里那个坐在墙角的人,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有的是恪尽职守,默默奉献。


  


是什么导致了婚姻的失衡?

 

曾听到过一句话,“不爱不可怕,我离开就是了。怕就怕那种在温水中熬煮了半世的失衡感,把我的勇气都蒸发了,我连呐喊都不会,只剩下孤独和悲凉。”

 

然而,亲密关系中的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双方一起推进的结果。荣格曾说,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人能真正伤害到你。

 

那么,换句话说,我们做了什么,会导致婚姻失衡呢?

 

1. 对健康的关系没有清晰的概念

 

姨妈的父亲很早去外地工作,她能看到父母互动的机会很少,加上接触面窄,导致她带着懵懂结婚,所以无论遭遇什么,她都不会去怀疑。

 

而青子的父母常年争吵,她恨透了那个冰冷的家庭环境,所以很早读寄宿,对于幸福婚姻,她大脑中缺乏基础的图像。

 

要知道,早年父母的互动模式,会直接影响我们内在的婚姻观。

 

2. 把忍让过后的平静当成了和谐

 

就如同青子,她把忍让当初了尊重,很大可能是过去没有过被尊重的体验。于是,她试图从自己做起,去尊重对方,哪怕委屈含泪,她也在所不惜。

 

然后当丈夫得逞,露出满足的笑容时,她仿佛看到自己的价值,以为为家庭和谐出了一份力,其实这正是她丧失价值感,破坏平等的错误之一。

 

3. 不敢说“不”

 

对于缺乏勇气的人来说,与其拒绝别人,不如伤害自己。因为“害怕”的背后有鬼,那个鬼会引导自己将拒绝的后果放到无限大。当对方识破了这个心魔之后,就会更加得寸进尺,换句话说,正是我们的一再退让,对方才变得有恃无恐。



 


 如何拯救你,婚姻中那个不被看见的人!

 

1. 知道自己要什么

 

好比去购物,如果有购物清单,就会省时又省力,如果随机去逛,就很容易迷失和错过些什么,婚姻更是如此。

 

演员陈慧琳说,她小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男人了,所以长大后,当那个男人一出现,她就顺理成章的做了梦想中新娘。

 

而对于在婚前略过这一步的人来说,亦可以及时醒悟,想想到底自己要什么。然后做出改变,同样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2 . 说出自己的需要

 

在姨妈的婚姻里,她从来没有说出自己的需求,而就在两年前,有朋友提醒她,你可以小步走,试试说出自己感受看看。

 

她做的第一步,就是告诉对方:今后你出门我就不给你做饭了,反正我吃的很少。

对方诧异:为什么?姨妈回答:我累了,需要休息。

 

再一次,当姨妈自己生病姨夫缺席照顾的时候,姨妈在康复后决定去外地一个朋友家,姨夫不解:你是故意留我一个人吗?

 

姨妈温和而坚定的说:你不够关心我,我需要换个地方去思考我们之间的关系。

 

姨夫无可奈何,这次终于体会了独守的滋味,于是一个月不到,他就忍不住打来电话:你能回来了吗?我很孤独,我很想你。

 

这句表白,姨妈等待了半个世纪,而这句话也成了某种契机,让姨妈从此获得了想要的平等和尊重。


 

3 . 不断成长

 

有治疗师说,一个不断成长的人,至多会经历短暂的不幸,但绝不会持久不幸。

 

所谓成长,一是修通客观自我和内在自我的关系,当一个人能与自己达成和谐,就有能量去处理其他的关系。

 

二是不忘学习,姨妈迎来平等关系看似是几个招数推动的,其实在此之前,为了追赶姨夫,她已经拿起书本,进入课堂继续学习。当客观差距变小,她去颠覆不平衡才有了信心和底气。

 

最近得知青子在接受专业的陪伴,引导她看见自己,鼓励她去练习说出自己的需要,她说只历经一个月,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觉。

 

钟点工请来了,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她可以从失衡的孤独中走出来。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你就是一切的答案”,如果你在亲密关系里很难开怀,或许是因为你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以及缺乏表达的勇气导致的。

 

那么,请把这个当成你成长的机会点,从此放下委屈和压抑,找到童年与现状的关联,疗愈创伤的部分,当你看见自己的需要了,就有能量支撑你表达情绪,说出自己的需要,并勇敢对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喊“不”。

 

从此,你不仅找到了自己,也将获得婚姻关系的主导权。


                                  来源  美灵心生活meilingxinli



如果觉得好,长按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