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抱怨的人会被别人孤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广州上馨心理关注我哟定期推送心理美文;最新的心理沙龙、公开课、小组及工作坊上馨动态



“ 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摘自威尔·鲍温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


常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和孤立,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

  美国牧师威尔·鲍温,这位“不抱怨”运动的发起人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如是说。

  他的这个说法,预言了习惯抱怨的人的命运——被周围的人放逐,陷于孤单,然后走向自闭和抑郁。

  我自己也看到,生活中认识的人,假若总是多少年如一日地对周围的人抱怨,他们势必会陷入孤独中。一般的孤独尚可以忍受,因为抱怨者的人际关系普遍比较少,他们习惯了这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但他们最后会发现,最重要的人,如挚友、配偶和孩子也要远离他们,那时他们才会极其恐慌,他们惧怕“被放逐”。

  她们让周围的人都变成了“负心汉”,“白眼狼”和“无情无义之徒",却不自知。

 抱怨为什么招人烦?

  前两天,我的一个20多岁的朋友F对我说,她很痛苦,因她发现,最亲密的人也不能包容她的脆弱。

  原来,F向男友“袒露”痛苦,而他一点都不理解,反而指责她,这让她非常痛苦,并想这样的爱情有什么意义,很想说分手,强忍住才没有说。

  我问她男友说了什么话让她印象深刻,她想了想说,男友说,他受不了她总是抱怨,总是看到消极的一面,而对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

  因为对F很了解,知道她有一个总是在抱怨的妈妈,所以我对F说,男友对你的抱怨的看法,像不像你对妈妈的抱怨的看法。

  噢,是啊,那是一模一样的。F惊叹到,她饱受妈妈抱怨的折磨,但却没想到,自己在这一点也像足了妈妈,也总是在亲密关系中抱怨。

  再说说你对妈妈的抱怨的理解和感受吧,我对她说。

  她说,第一感觉就是烦,然后就想逃跑。

  我再问,这种烦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烦什么呢?

  她仔细体会了一会儿后说,她有一个下意识的想法,其实妈妈根本不想改变什么,她就是要抱怨,小时候,她一听到妈妈抱怨就想努力去改变,消除妈妈抱怨的根源,改变事情的格局。但是,每当事情可以奏效时,她发现妈妈自己会搞点事让格局又回到以前。

  F的妈妈向她抱怨的主要内容是,你的爸爸不顾家,你的爸爸是一个自私的人……

  一直以来,F也会这样看,但大学毕业后一天她突然明白,爸爸的不顾家和自私好像是妈妈惯出来的,譬如妈妈总抱怨爸爸不给钱,但是妈妈却从来不主动找爸爸要钱,而且在她很小的时候她记得,爸爸如果给家里钱,妈妈也总是往少里要。

  想到这些时,F觉得很可怕,她实在难以理解,妈妈到底在追求什么,妈妈好像只是在追求抱怨似的,为了能玩抱怨的游戏,她什么都能忍受。并且,事情最后也真如妈妈所抱怨的发展,妈妈身边的人都变得有些“忘恩负义”,包括F自己也想逃离妈妈,变成一个妈妈口中的“狼心狗肺的孩子”。

  F说“实在难以理解”,她的准确意思是感到震惊,她其实是知道妈妈在要什么。她说,妈妈只是在要别人可怜她,为了要这种可怜,她得将自己置于可怜的境地,所以她需要被爸爸辜负,被别人欺负,甚至连妈妈请的钟点工都会对妈妈粗鲁无礼。


  这样就可以看出F的妈妈这位抱怨者的内心逻辑:

  首先,她希望被可怜。

  其次,她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可怜的境地,她真的是弱小得被欺负的,而有一个人或多个人真的是“坏的”“忘恩负义的”。

  接着,她再找另一个人去抱怨,抱怨那个人或那多个人对她不好。

  听抱怨者抱怨时,我们也会有一个心理发展历程:

  首先,同情抱怨者。

  其次,希望帮助他们,要么出主意,要么身体力行为他们做些事情。

  最后,发现抱怨者好像根本不想改变局面,甚至好像还乐在其中,于是感觉到烦,想逃离抱怨者。

不堪折磨,把听到的抱怨全爆出去

  在《不抱怨的世界》中,抱怨的反义词是宽恕,是接受,这真的很好,这是终极的境界。但在通往这一境界时,可能要经过很多历程,其中一个阶段是抗争。

  在抱怨者的三角关系游戏中,自己是受害者,还有一个坏人,和一个可怜自己的人。那个可怜自己的人,如果貌似非常强大,会被抱怨者崇拜,但这个被崇拜者最终也会衰竭,因为他也会发现,自己其实无力改变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很多变革者最后都无力地死去,大格局还是停留在超级屠夫和绝大多数的受害者的关系模式上,原因是这绝大多数的受害者自己不敢觉醒,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在我们的家庭中,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关系模式。如果不去看自己的家庭关系模式,,,自己内心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当宽恕和接受还没有发生时,抗争就很好,起码比恐惧和对强权人物的仰慕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实际上,,亲密关系会更复杂,而抱怨带来的折磨也更重。我的一位朋友,最近一段时间觉得要崩溃。为什么会这样,他解释说,可能是家里一下子来了一大堆亲人,父母、岳父母和一个妹妹都来到了他家中,令他不堪重负。

  但继续聊下去,他才发现,核心是抱怨。父母、岳父母、妹妹和妻子,他们对某个人不满的话,常常会来找他诉说,这种诉说令他很痛苦,因为,这边是亲人,那边也是亲人,他怎么做?

  可以说,这个亲人抱怨时,自己是受害者,被抱怨者是坏蛋,并希望他站在自己一边,甚至要替自己伸张正义。那个亲人抱怨时也玩这样的游戏。最终,他会发现自己在夹缝中不知该去向何方。

  这也是中国大家庭的可怕之处,我们多习惯绵里藏针,其实就是抱怨,主动将自己置于受害者地位,而让别人替自己承担抗争的责任。如果是小家庭,那么模式容易固定下来,一个人就会倾向于站在某人一边,譬如F就稳定地站在妈妈一边。但对于我这位来访者,前一段时间家里一下子来那么多人,他的内心就会很乱,一会儿他要这样站,一会儿他又要那样站,这种内心的摇摆会让他更加难受。

  和他谈话时,我也突然间明白,很多人找到了自己对付抱怨的方式。

  譬如,有些人会变成“大炮筒”,很直很憨很傻,什么秘密都藏不住,哪怕刚答应你替你保守秘密,但一转眼就噼里啪啦地将你的秘密告诉别人,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讲了出来。你质问大炮筒,大炮筒会抱歉,会谴责自己那时怎么那么没心没肺,但一下次他们照旧会做大炮筒,最后你会变得不敢再将什么事告诉他们,而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回想我身边的一些大炮筒,他们身边都有一个超级抱怨者。我想,抱怨者本来是希望他们做一个垃圾桶,但做垃圾桶时间一长太痛苦了,他们于是转而做了大炮筒。

  不过,大炮筒的问题是,他们也会成为抱怨者,他们也会噼里啪啦地向别人讲第三者的坏话,这就令他们也显得烦人起来。如果他们只做大炮筒,而不做抱怨者,他们是很可爱的。但是,一个超级大炮筒如果同时也是超级抱怨者,那他会令人讨厌至极。

不能反抗,就向强大的虐待者顶礼膜拜

  可以说,F的妈妈这位抱怨者想建立一个三角关系模式:她是值得可怜的受害者,有一个伤害她的“坏人”,还有一个包容她的“好人”。

  这样一个模式的前两部分,是她童年生活的准确再现。她是家里最被忽视的孩子,她得到的主要是忽视、冷漠甚至虐待,后来她痛苦勤劳、节俭和超级付出才得到父母的一些关注。所以说,那时她真的是一个可怜人,而她的父母真的是伤害她的“坏人”。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她的口中,她的父母仿佛是圣人,尤其是她自己的妈妈极度重男轻女,是对她最不好的,但她对妈妈非常敬畏,用毕恭毕敬来形容都不够,得用“崇拜”这样的词汇才能描绘。

  这是我们文化下超级孝子们的表现,看《二十四孝》的话,你一定会发现,总是那个最被忽视最被虐待的孩子成为最孝顺的,而且对虐待他们最厉害的——常常是后母——反而最好。

  这也是各种文化下对超级屠夫们的态度,大多数人,对那些杀人如麻的超级屠夫们的态度,反而是崇拜。

  对于这种崇拜,不仅是羡慕和梦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将内心的恐惧合理化。

  面对强大的虐待者,我们内心会充满恐惧,这种恐惧令我们很不舒服,最后干脆将其圣化,将其转变成顶礼膜拜。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因为在不能反抗的情况下,这种由衷的顶礼膜拜会保护自己。

  对此,:

  德国人的服从性极其旺盛。他们会用哲学推理去解释世界上最不哲学的东西,会尊敬力量,并因为恐惧而把这种尊重转化为仰慕。

  这一段文字中的“德国人”也可以换成“中国人”、“日本人”或其他许许多多民族,而这种对力量的仰慕——其实是恐惧,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和其他艺术作品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现,譬如最近多年来一直流行的辫子戏,将奴才向英明伟大的皇帝主子们叩头的恶心游戏美化得不得了,而我们的无数国民对这种电视剧反而甘之如饴,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像我一样,看到这种美化会恶心得想吐,但这很多人在我们文化中仍是少数,否则辫子戏根本不会如此流行,而像《英雄》这种电影也不会如此卖座。

  这种心理中,关键还不是仰慕,关键是恐惧。这种恐惧到了根本不敢抗争的地步,正是因为不敢抗争,所以才将恐惧给圣化。

  自己是不敢抗争的,但是,抗争的心理始终存在,只不过是将其投射给了一个第三者。对于F的妈妈而言,她是将抗争的心理转嫁给了女儿,希望女儿为其争取,希望她去抗争。

  问题是,F的妈妈内心的恐惧是如此之重,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命运会有改变,所以每当女儿可以改变她的命运格局时,她又会将一切打回原形。更重要的是,她从来没有去看问题的源头,而是缘木求鱼,是刻舟求剑。一方面,她继续将父母圣化,另一方面,她却将愤怒指向了丈夫。

  这可以理解,当面对父母时,她的心理还是停留在受伤的孩子时代,似乎父母仍然是无比强大的,而她是无比弱小的,仿佛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但当面对丈夫时,他们两个都是成年人,是势均力敌的,更何况,通过抱怨,她还可以凭借妈妈的便利角色,将女儿拉到自己这一边,这样对抗起来就更不用害怕了。

  后者会给制造一种假象,她好像真的为内心的伤痛寻到了一个突破口,以后她就会爱上这个突破口,对营造这种假象上瘾,于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抱怨他的先生,最终令他远离她。

  并且,因为丈夫不是她问题的根源,所以无论在这个突破口上倾倒多少愤怒和痛苦,这愤怒和痛苦只能一时减轻,最后她还会回到原地,内心的负性情绪一点都不会减少。

  因此,F会感觉到烦躁,因为无论你怎么倾听怎么努力,似乎一点效果都没有,妈妈的怨气从未真正减少,这样下去她真的会衰竭,所以她也会想逃离母亲。同样的道理,F的男朋友也想逃离她。

没有必要聆听别人喋喋不休的抱怨

  还有些人会绝对不说别人坏话,我这位来访者就是。他是对家族中的诸多抱怨者的抱怨深恶痛绝,所以自己走向相反,绝对不抱怨,绝对不向一个人讲述第三者的坏话。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素质,不过,这样的人也会有局限,譬如我和这位来访者谈话时,他会无意中抹去很多信息,我和他谈话总有磕磕绊绊的感觉,有时候一些关键信息就遗漏了。

  他这种说话方式,既是为了防止别人来试探他的想法,因为他的妈妈特别想了解他的一切想法,同时也是因为他绝对不要说别人坏话,所以每当到了这种时候他会有些磕磕巴巴。

  还有些人会成为极好的倾听者,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绝对地守口如瓶,他们是抱怨者最好的倾诉对象,但他们自己会付出代价。例如,他们也会成为非常孤独的人,甚至有些自闭,因为如果建立关系都建立成抱怨和聆听的关系,那真是太痛苦了。

  抱怨和袒露心声不同。单纯的袒露心声,没有构建起一个“受害者、加害者和同情者”的三角关系,这时倾诉者只是在如实地讲述自己的感受,没有一点修饰,也没有希望倾听者给自己一些什么固定的回应,这时倾听者主要就是在陪伴,而且倾诉者在倾诉时自己常常会恍然大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相反,抱怨者会突出自己的受害者角色,也会扭曲加害者的事情,同时会对倾听者有很强烈的期望,期望倾听者能同情自己,和自己一起谴责加害者。这时倾听者就会感觉到有一种压力,好像必须得同情抱怨者似的,否则自己会内疚,觉得自己也不是好人了。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治疗师,做一个中立的倾听者,而不加入“受害者、加害者和同情者”的这个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在生活中,那么,你真的没有必要去聆听别人喋喋不休的抱怨,你可以逃走,你也可以直接对抱怨者说“No”。如果你不去参与那个游戏,抱怨者就得去面对其痛苦,而痛苦,常常是帮助人直面真相的最好的动力。如果没有痛苦,甚至还有人同情自己的受害者角色,那又何苦要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如果发现自己是抱怨者,就需要好好去看自己内心所营造的游戏,好好去觉察自己内心的恐惧,以及对人物的莫名仰慕。

  你到底是在哪个位置上呢?


(网络摘选,作者马天成)


近期工作坊

精选

6月12-14日 《箱庭疗法理论及实务》 导师:张日昇(京)

6月26-28日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研修班》 导师:岳晓东(港)

7月10-12日 《隐喻疗法理论与实务 上》 导师:邱丽娃(台)

8月14-16日 《隐喻疗法理论与实务 下》 导师:邱丽娃(台)

7月16-19日 《萨提亚亲子互动暑期班》 导师:邱丽娃(台)

7月22-23日 《NLP助人工作坊(揭阳)》 导师:邱丽娃(台)


7月24-26日 《SFBT焦点解决快速疗法》导师:   (台)

8月7-10日 《叙事疗法培训课程之悟卡》导师:林祺堂(台)



更多课程及成长小组内容,请关注微信平台,在平台下端点击浏览。

课程联系:020-38664861

郭老师:TEL 15989291891 QQ1801062040 (可加手机号的微信)

李老师:TEL 13503068135 QQ2822882551 (可加手机号的微信)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